突破“卡脖子”!中核集團成功自主研制窄間隙氬弧焊接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信息來源:默認部門
隨著國內核電建設以及核電“走出去”的需要,依賴國外進口的窄間隙氬弧焊接設備已成為了主管道焊接的“卡脖子”問題。12月8日,由中核集團自主研制的窄間隙氬弧焊接機器人焊接的核電站主管道熱段1:1模擬體管道焊縫無損檢測一次合格,滿足核一級質量要求。這是我國核電行業首個自主研制的窄間隙氬弧焊接機器人,標志著國內已具備高精尖核電焊接裝備自主研制能力,實現了核電關鍵核心建造裝備的自主化,為核電“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
核島主管道連接著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和主冷卻劑泵,是壓水堆核電站的核安全一級設備,運行時長期承受反應堆冷卻劑的高溫、高壓,堪稱核電站的主動脈。主管道接頭焊接質量直接影響核電站的安全運行。核電技術從二代發展到三代,根據設計要求,主管道焊接工藝也從手工焊接發展到自動焊接。相對于傳統手工焊接,窄間隙自動焊具有熱循環次數少、焊接變形小、定位更精確、焊接效率高等優點。
為自主研制窄間隙氬弧焊接設備,中核五公司技術創新團隊歷時2年多時間,從設計、加工、組裝到調試,先后攻破20余項技術難點,成功研制了窄間隙氬弧焊接機器人,并完成了焊接穩定性試驗。此次使用第三代核電站主管道熱段材質、規格相同的模擬件進行焊接驗證試驗,模擬件焊接無損檢測一次合格,再次驗證了裝備整體功能的穩定性,為后續核電工程主管道焊接全面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主研制的焊接機器人是在10余年核電工程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定制開發的,融入遠程數據處理、視覺傳感、語言識別等智能技術,進一步降低操作難度。(朱平)